首页 > 游戏攻略 >

从9.5分到3.4分!《最后生还者》系列为何成‘争议神作’?

时间:

2013年,一款名为《最后的生还者》的游戏在PS3平台发售。彼时,没人能想到这款由顽皮狗开发的末世生存游戏,会成为游戏史上最受赞誉的作品之一,更不会想到它的续作会在7年后引发全球玩家的激烈争论。从“大叔与萝莉”的温情叙事,到《最后的生还者2》的复仇与救赎,这个系列经历了从神坛到争议的跌宕起伏。《最后生还者》的故事或许仍在继续。


一、游戏类型与核心玩法:当生存恐怖遇上电影化叙事

《最后的生还者》系列属于生存恐怖动作冒险游戏,但其核心并非单纯的“打僵尸”,而是资源管理、潜行战斗、情感叙事的极致融合。

1. 生存与战斗系统

  • 资源稀缺:弹药、医疗包、制作材料极度有限,玩家需谨慎规划每一颗子弹的使用。
  • 潜行与爆发战斗结合:面对感染者(如“循声者”)时,潜行暗杀是最优策略;而人类敌人则更依赖战术射击与环境利用。
  • 环境互动:木板搭桥、绳索攀爬、玻璃瓶诱敌,场景不仅是背景,更是战术工具。

2. 叙事特色

  • 电影化演出:角色表情、动作捕捉达到行业顶尖水平,如《最后生还者》中“长颈鹿”场景成为游戏史上经典瞬间。
  • 碎片化叙事:通过信件、录音带等环境线索补全世界观,如《最后生还者2》中WLF与疤脸帮的冲突细节。

3. 玩家开发的“骚操作”

  • “砖头战神”流派:利用砖头、酒瓶等投掷物节省弹药,甚至无伤通关。
  • “AI调戏法”:利用敌人AI规律,诱导感染者与人类敌对,坐收渔利。


二、发展史:从“无人问津”到“争议巅峰”

1. 初代封神(2013)

  • 灵感来源:主创Neil Druckmann与Bruce Straley受电影《老无所依》启发,希望打造一款“成人向”生存游戏。
  • 市场表现:首周销量破130万,最终全球销量超1700万,成为PS3时代最成功的独占游戏之一。

2. 续作争议(2020)

  • 媒体与玩家两极分化:IGN、GameInformer等给出满分,称其“叙事巅峰”;而部分玩家因剧情走向(如乔尔之死)刷低分,M站用户评分一度低至3.4。
  • 技术力与玩法进化:战斗更流畅,新增匍匐、闪避机制,但叙事手法被批“过于暴力且缺乏前作灵性”。

3. 重制与新模式(2025)

  • 《最后生还者2:重制版》:新增“No Return”肉鸽模式,角色差异化玩法(如艾比近战回血、迪娜陷阱专精)延长游戏寿命。
  • 衰落信号:1.5版本调整剧情引发核心粉丝不满,销量后劲不足,系列未来成谜。

三、玩家能玩到什么?

1. 适合玩家的乐趣点

  • “No Return”模式:随机地图、角色、挑战,单局20分钟,适合碎片化游玩。
  • 情感冲击:艾莉的成长、乔尔的抉择、艾比的救赎,角色弧光远超大多数快餐叙事。

2. 最佳入坑姿势

  • 新手推荐:《最后生还者:重制版》故事模式+辅助瞄准,优先体验剧情。
  • 硬核玩家:挑战“生存+”难度,研究速通或全收集。

3. 适合的玩家群体

  • 叙事爱好者:追求《行尸走肉》式人性探讨的玩家。
  • 生存游戏粉丝:喜欢《生化危机》《地铁》的战术规划派。
  • 技术流挑战者:热衷高难度潜行/无伤通关的硬核党。

结语:在废墟中,我们寻找的不只是生存

当你在《最后生还者》的尾声,看着艾莉与乔尔走向未知的远方;当你在《最后生还者2》的火光中,放下沾血的刀刃,选择原谅——那一刻,你终将明白:这个系列的真谛从来不是“杀死敌人”,而是“在绝望中,我们如何保持人性”。

在这个追求速通与快餐化的时代,顽皮狗用最残酷的末世,讲述最温柔的故事。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生存,不仅是活下来,更是记住为何而活。正如一位玩家所言:“玩《最后生还者》时,我两次落泪——一次是为乔尔,一次是为我自己。”

或许,这就是为什么十年过去,我们仍会为这个系列热血沸腾。因为它提醒我们:在文明的废墟上,最珍贵的不是子弹,而是那些让你愿意放下枪的瞬间。